您所在的位置:医院新闻 >

来自宝妈的疑惑,剖宫产就能避免盆底肌损伤吗?

  相关数据表明

  我国大约有45%的产后妈妈

  存在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

  其中以尿失禁最为常见

  发生率达30.9%

  如果错过了早期治疗的最佳时机

  可能导致严重的

 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(FPFD)

  极度影响生活质量

  盆底肌是什么?

6

  盆底肌就像一张大大的“吊床”,承托着女性的膀胱、子宫、直肠等盆腔脏器。孕期,盆底肌肉经历了整个孕期胚胎逐渐成长的负重,及分娩时更直接更强烈的挤压,不可避免地会对这张“吊床”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。当“吊床”的弹性变差了,网内的器官无法固定在正常的位置,就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、盆底器官脱垂等症状。

  虽然产后盆底肌会自行进行修复,但是很难恢复到正常的状态,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变得越来越严重。

  很多妈妈问:剖宫产可以避免盆底肌受损吗?

  答案当然是:不会。

  研究深造

  剖宫产也会导致盆底肌受损

  很多妈妈觉得顺产才会导致盆底肌肉和筋膜的挤压损伤,其实,在怀孕的过程中,随着胎儿慢慢长大胎位下移,同样会损伤盆底肌肉。因此,无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都要进行盆底康复。

  温馨提示

  产后42天到3个月内被称为盆底康复治疗的“黄金期”,因为这段时间里肌肉和神经刚刚受损,自身的细胞修复比较活跃,这时期的治疗效果事半功倍。

  借助仪器可以唤醒损伤的盆底神经肌肉,增加盆底肌肉肌力和弹性,从而使盆底功能尽快恢复。


/*百度代码统计*/